4月4日下午,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”从教学楼西边广场的长廊传来阵阵优美的歌声,这是《诗经》中《秦风·蒹葭》的诗句,胡亚玲老师用其自己谱写的曲子,给《蒹葭》赋予了新的生命,给同学们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美育之旅。
《诗经》最初是作为“音乐”而非“诗歌”出现的,风、雅、颂都是从音乐得名的,随着岁月的流逝,《诗经》成为一部失去了曲谱的歌词。《毛诗序》中记载“诗者,志之所之也。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。情动于中而形于言,言之不足故嗟叹之,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。咏歌之不足,不知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也”。这就说明古代中国的“乐”并非是今天意义上的纯粹的音乐,而是歌唱、舞蹈、表演的综合体,所谓“诵《诗》三百,弦《诗》三百,歌《诗》三百,舞《诗》三百”,即“诗、乐、舞”三位一体,体现了诗、乐、舞浑然一体的面貌。《诗经》作为礼乐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,蕴藏着丰富的乐器、歌词等传统文化资源。不为“义”而为“声”,是第一部乐歌总集。
胡亚玲老师运用音乐教学这种特殊展现形式,深入挖掘《诗经》中的音乐美育价值,通过同学们的学唱、演唱、弹唱达到感人、育人、化人目的,体现了心灵和艺术相融合的美育品格,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在音乐领域的文化自信和大学生的心灵成长。
(文/胡亚玲 摄/苏影 审核/陈黎敏)